5项创新案例获奖!

撰稿人:李晓艳 发布时间:2025-04-23

  4月10日,2025年电力行业物资产供链创新转型成果发布交流会在武汉举行。会议发布2024年度电力行业物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典型案例名单,三峡物资招标公司5项案例获奖,其中“虚实结合重构三峡集团物资储备新范式”获评特级典型案例。

  物资储备新范式领先业内

  ——“虚实结合重构三峡集团物资储备新范式”获特级典型案例

  为保障生产运营供应链安全,增强产业链竞争优势,近年来,三峡集团大力推进物资储备基地建设。作为该项工作的重要实施单位,三峡物资招标公司积极推进一级储备虚拟库落地见效,二级储备实体库高效运行,一级储备与二级储备虚实联动,三峡集团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成为物资储备、应急物资供应、仓储标准化及智能化建设等领域可供推广借鉴的典型案例。

  ▲三峡物资招标公司相关负责同志现场为参会专家介绍案例

  三峡物资招标公司整合东方电机、金风科技等近300家头部电力设备制造、加工厂商资源,高质量建成一级储备基地备品备件专区,形成覆盖10万项物资的云端虚拟库,即需即采,减少储备成本,有效破解电力物资备品备件“存不起、等不及”的行业痛点。公司创新在线询比价功能,采购周期从数周缩短至3到5天,应急物资供应建立10天快速响应机制,供应链管理实现“需求-采购-供应-结算-领用”业务全链路可追溯。

  在物理空间布局上,三峡物资招标公司配合改扩建30处二级储备基地,印发物资储备基地标准化管理手册,推进仓库标准化建设。在三峡集团智慧供应链管理平台基础上,开展仓储智能化建设,运行管理三峡储备基地5300平方米智能化仓库,极大提高仓库运营效率。通过标准化、智能化仓库建设,集团物资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构建起辐射三峡集团国内262个水电、火电、新能源项目约1.58亿千瓦装机容量的“黄金保供圈”。

  在虚实联动方面,三峡集团建立统一的物资编码体系,通过“一物一码”使一级储备虚拟库商品与物资编码相关联,物资在二级储备实体库采购送达后能快速对应入库。同时,利用智慧供应链平台,联通集团内部各单位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库存数量、采购价格等物资信息互联共享。

  清标智能平台破局行业难题

  ——“以攻克招投标数据处理瓶颈为目标的清标智能化管理”获二级典型案例

  随着招投标快速发展,海量数据处理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瓶颈之一。清标工作是招投标高效开展的关键环节,但长期依赖人工,效率低且准确性不足。同时,招投标行业缺乏统一的清标标准,各企业操作差异较大,影响招采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面对上述行业难题,三峡物资招标公司积极探索智能化解决方案,梳理清标数据逻辑关系,首创清标工作智能化管理策略库,通过引入智能化手段,成功打造清标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投标数据的自动识别、分类整理与处理分析,提高清标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清标准确性。

  清标智能平台上线以来,三峡招标公司已完成近200个标段、百万量级数据的智能化处理验证。数据显示,清标人力成本降低约70%,效率提升近600%,数据准确性大幅提高。平台通过异常数据自动预警功能,有效规避潜在风险,为招标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四化协同”创新物资质量管控模式

  ——“集采设备物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模式创新与应用”获二级典型案例

  近年来,集团公司集采业务逐步覆盖风光水火等多个板块,设备物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难度凸显,面临设备类型多、规模大、品类杂、采供链条长等难题,如何构建涵盖选型、采购、制造、供应等全周期质量管控模式,进一步强化从采购源头到供应终端的质量管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难题。

  三峡物资招标公司物资集采部创新实践“采供一体化、选型精准化、管控体系化、监管协同化”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模式,通过构建“采供一体化”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选型精准化”全品类质量检测与准入策略,打造“管控体系化”全过程风险预防与控制模式,构建“监管协同化”全方位质量管理与监督格局,推动集采设备质量管控配置优化。

  集采设备物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模式已在集团公司金下基地、库布齐大基地、湖北宜城火电等重点工程建设中进一步实践与固化,项目涵盖60余工程项目、6GW新能源设备及50000余吨火电设备物资,采供一体化管理的供货周期较传统模式减少75%,显著降低因设备质量问题引起工程质量事件的风险,有力支撑集采质量和集采价值双提升,提高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可靠水平。

  “五位一体”促进火电供应精益化管理

  ——“宜城火电项目三大主机设备五位一体的供应精益化管理”获二级典型案例

  襄阳宜城火电项目是“十四五”湖北省内开工建设的最大电源项目,是保障湖北省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支柱,在工程建设期间,汽轮机、锅炉、发电机三大主机设备供应保障先后面临疫情停工、进口锻件延期、高温限电等多重风险叠加。

  为支撑工程建设,确保三大主机可靠供应,三峡物资招标公司物资集采部首创“信息共享平台+四级计划管控+风险管控+智慧物流管理+综合全面提升”五位一体供应精益化管理模式,打破供应链信息壁垒,实现设备供应全流程精准协同,克服设备供应多重风险挑战,创造1000MW火电三大主机供应速度领跑业内佳绩,保障宜城火电项目顺利实现年内双投,树立火电设备供应管理新标杆。

  “五位一体”供应精益化管理模式在宜城火电工程应用,直接节约人工管理成本约12%、间接管理成本超100万元,保障工程如期并网发电,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同时在攻克汽轮机高中压转子锻造件等供应堵点、卡点与难点问题中,还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智慧供应工具软件与火电设备供应管理规范等管理成果,为后续火电项目三大主机供应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码"上赋能助力新能源基地信息化建设

  ——“沙戈荒地区新能源基地物资编码建设与应用”获二级典型案例

  库布齐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是三峡集团开展”码码通“建设的试点项目,三峡物资招标公司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全力打造三峡集团首个物资编码全流程建设与应用案例。

  在库布齐先导工程建设期间,三峡物资招标公司累计申请主数据码600余条、生成实物码4600余条、协助编制逻辑码约17000条,关联映射信息4500余组。通过“码码通”,主数据管理平台与电力生产系统实现有效关联,跨系统信息查询时间由原本人工查询的1至3个小时,缩减到约5分钟。整站巡检时间由原来的12至15天缩短到5天左右。设备故障检修反应时间由原本的约1小时缩短到15分钟。同时,三峡物资招标公司总结形成多套操作流程指导性文件,为打造物资编码标准建设流程提供坚实基础。

  三峡物资招标公司正深度参与集团公司智慧供应链管理平台功能的开发和完善,未来也将联合相关单位进一步探索物资编码建设在物资资产管理、质量管理、施工安装管理、技术档案管理等场景的应用研究,让物资编码成为推动物资管理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赋能生产效能和经济效益提升。

  下一步,公司将以创新理念激发企业活力,强化“在大格局中谋划创新”的机遇意识、“在争一流中加快创新”的争先意识、“在敢作为中实现创新”的担当意识,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凝聚发展的智慧合力,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以创新创效推动现代供应链企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母山钰 赵鑫 王艳 刘力 审核/彭燕 王丹 刘喆 王波)